浙江省商標質押登記數連續三年居全國首位
日前,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《2018年浙江省商標品牌發展報告》(以下簡稱“《報告》”)顯示,2018年浙江省商標申請量為685713件;商標注冊量為487041件;截至2018年底,浙江省累計商標有效注冊量達1984367件,三項指標均列全國第二位。據悉,這是“十三五”以來,浙江省市場監管部門第三份系統反映全省商標品牌發展情況的報告。
《報告》顯示,2018年浙江省商標質押融資工作積極性高漲,全省新開展商標質押登記企業單位644家,擔保債權金額82.2億元,涉及商標1856件。與上年同期相比,商標質押登記件數和金額分別增長33.6%和40.3%;涉及商標件數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;戶均授信額1276.4萬元,同比增長5%。其中尤值得一提的是,2018年浙江省商標質押登記數占全國同期辦理總量的45.8%,連續三年居全國首位。
《報告》指出,2018年浙江省市場監管局部署商標監管執法保護工作,著眼于商標品牌的注冊、管理、保護、運用4個環節,全面加強市場監管,加大對違法侵權案件的懲處力度和對商標品牌的保護力度,促進商標品牌發展環境持續優化。
截至2018年底,浙江省工商(市場監管)部門共查處商標違法案件4339件,比2017年增加了12.26%;查出商標違法案件的案值為9832.17萬元,比2017年增加了58.42%;商標違法案件罰沒款總額為9980.72萬元,比2017年增加了8.45%。
《報告》指出,浙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亮點頗多。浙江省市場監管系統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,通過明確目標任務、強化指導幫扶、加強執法力度等方式,扎實推進浙江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,成效明顯,絕大多數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近幾年得到培育和發展,涌現出以麗水山耕為代表的大量優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。
另外,在地理標志商標服務建設方面,2018年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省實施“地理標志商標助力強企富農三年行動計劃”。截至2018年年底,在浙江省范圍內共推動了45家地理標志商標的培育注冊和發展保護,進一步提升了地理標志商標單位的品牌數量和競爭力,使地理標志商標惠及更多的市場主體、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,以商標品牌推動產品結構、產業結構、區域結構進一步優化,為服務全省農業供給側改革、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樣板。
《報告》還揭示了浙江商標品牌發展中存在的不足,具體包括:商標品牌的運作管理有待加強、商標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有待提升、商標品牌的國際化程度有待提高等,也從推進商標品牌管理高效化、發展集群化、發展高端化、發展國際化、保護法治化、服務社會化等角度提出了浙江省未來商標品牌發展的措施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