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標注冊越來越難?商標交易買賣迎來高峰期
商標注冊成功難度越來越大
商標申請中有65%以上的商標是漢字商標,而根據國家標準中共有6763個漢字 ,其中一級漢字3755個,二級漢字3008個。其實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也就4000多個漢字。這些中文漢字的不同組合終歸是有限的,即使加上數字、字母和圖形。有數據為證:
2019年上半年,我國商標注冊申請量為343.8萬件,同比下降4.1%;商標注冊量為351.5萬件,同比增長67.8%;我國有效商標注冊量為2274.3萬件,平均每5.2個市場主體擁有一件有效商標。商標的獨特性、特殊性、差異性都在影響著商標注冊申請。
商標“搶注”屢見不鮮
商標“搶注”早已成為知識產權保護市場上的“毒瘤”。不僅僅是上文提及的阿里巴巴、美團這樣的企業遭遇過商標被“搶注”,基本上有名的企業都遭遇過注入商標被“搶注”,商標被“碰瓷”的現象。而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,通常處理的方式只有兩種,一種是改名字改商標,以新的品牌形象再進入新市場;另一種則是選擇支付費用贖回商標,和對方談判,如果最終的費用能夠接受,就付款。
企業進行商標注冊的同時,期間要生產經營、銷售產品,同時會作大量的廣告宣傳,印制產品內外包裝,進行渠道建設。所需花費以數十萬計算。一旦注冊失敗,帶給企業的損失不可估量。更甚至,也許一年后等到的就是駁回復審通知書,錯過最佳商業時機。在諸如此類的影響下,商標買賣受到市場的認可。
商標是一種無形資產,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,商標權人可根據自身意志轉讓商標。可以轉讓的商標分為兩種,其一是已經得到商標局核準的注冊商標,其二是商標注冊申請,即尚未核準注冊的商標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,轉讓或者購買適合以及需要的商標,以便促進企業經濟活動的良好展開。